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半導體材料已成為二十一世紀信息社會和大數據時代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材料。電子氣體作為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平面顯示器件、化合物半導體器件、太陽能電池、光纖等電子工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基礎和支撐性材料之一,被廣泛應用于薄膜、刻蝕、摻雜、氣相沉積、擴散等工藝,沒有這些基本原材料,其下游的IC、LCD/LED、光伏太陽能等就無法制造,這樣我國制造成本必將被少數原料供應商控制,因此中國電子氣體的發展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全球電子產品制造大國,近年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全球地位迅速提升,產業鏈日漸成熟,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了機遇。經過近十年努力,中國內地已初步形成集成電路產業、制造材料和零部件供應鏈雛形,并推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新的黃金發展期,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集成電路市場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隨著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對電子氣體的純度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我國電子氣體目前發展目標是增加品種、增加產量、提高國產化率,并向完成對特氣生產及應用的全套技術開發的目標努力,技術包括:高危、易燃易爆、腐蝕性、劇毒氣體純化、監測、充裝、輸送、貯存技術,以及安全、環保技術、現場配氣技術、回收與再利用技術等。
同時為提高混合氣使用效率,解決安全使用和運輸電子氣體,特別是高純氟氣的問題,以推動綠色氣體的使用,以及滿足降低處理廢氣成本和環保要求,從而確定高純電子氣體發展方向為:綠色氣體、現場發生技術和回收技術。
中國電子氣體是僅次于硅片和硅基材料的第二大市場需求半導體材料,電子氣體2016年的國內市場需求為48.02億,占比14%。目前常用的電子氣體純氣有60多種,混合氣80多種。中國電子氣體經過近10年的發展,國內涌現了一些生產質量穩定,能夠被半導體客戶接受的電子氣生產企業。但是,與巨大的、快速發展的國內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
國外電子氣體企業多為大型跨國公司,具有較強的實力和技術積淀,業務涵蓋范圍較寬,可以同時為企業打包提供很多氣體服務,具有很強競爭力。國內電子氣體生產企業與國外大公司相比有較大差距,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國內電子氣體發展問題具體表現為:1、產業整體規模不大,國產化率低,企業規模小,缺乏領*型企業,容易被受到國外大企業排擠和打壓;2、高端制造方面的新材料技術不足,技術門檻低的氣體種類大量重復建設和擴產,無序競爭現象嚴重;3、部分電子氣體企業是從大化工行業或工業氣體轉型而來,其品質意識、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水平不到位,造成個別產品質量穩定性欠佳。
分析師表示,目前,我國電子氣體還屬于電子材料發展的短板,總體產業規模較小,個別企業實力不足,而此時中國半導體產業從之前的千億扶持計劃,到中國制造2025,恰逢新興增長點的孕育崛起期,因此中國電子氣體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因此建議:國家應落實和完善對該類企業的財稅、資金等優惠政策支持,加大財政資金、大基金和金融部門的扶持力度,引導集成電路廠家使用國產電子氣體;企業應加快前瞻布局,加速應用推廣,努力提升技術創新和管理水平,加強質量管控,用過硬產品為客戶服務。
聯系人:秦經理 手機:13393899605 / 0391-5088868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西向鎮經開區沁北化工園區9號
郵箱:281764936@qq.com
備案號:豫ICP備15019477號-1 聯網備案號
41088202000223 免責聲明